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讀‧書‧人 專欄/褚士瑩──四十個機會

2014/10/06

農夫一生的黃金歲月如果能種地四十年。

也就是說,農人一生有四十次機會可以越做越好。

就算不是農夫,無論是什麼行業,一個現代人的生涯大概也有四十個機會。

人生無論好壞,都該有四十個機會。

想通了這一點,對於如何享用人生的方法,終於有了深切的認識。



【讀‧書‧人專欄/褚士瑩】



讀‧書‧人專欄作家褚士瑩閱讀即將在台灣上市的新書
《40 Chances(中文暫名:四十個機會)》。



人的一生到底有幾次機會?

被譽為股神巴菲特的長子Howard G. Buffett長期以來以所謂的「農夫慈善家」自詡,我之所以會特別注意,是因為他與我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工作的國際NGO組織有結盟關係的食物智庫(Food Tank)合作出了一本叫做《40 Chances(中文暫名:四十個機會) 》的書,台灣的繁體中文版權由麥田出版社取得,預計在2014年底出版。

這本書裡面的一些案例讓我想到在緬甸工作的其中一群朋友,他們是一個多年來專門致力于幫助緬甸鄉間的小農轉作有機作物的基金會,基金會的執行長是一個我的擺夷族好友,總是在許多公開場合強調一個相當前衛的概念,「請不要把只把農人當作勞力的輸出。」有一次他受邀到世界銀行的年會參加座談時,他站起來溫柔而堅定地說。「因為在地的種子,就是一種文化傳承,而農人是這文化傳承唯一的守護者,只有當農人播種時,種子才會展現種子該有的力量。」

他還強調種子公司控制種子、利用科技基因改造種子,或是政府徵收土地用大型機具耕種單一作物的大型商業農場,都是硬生生的切斷這一脈相傳的文化傳承。

我不知道在場有多少人認真將這幾句話細細咀嚼,但當場的我卻深深受到感動。在NGO組織參與緬甸的農業計劃多年之後,讓我的觀念有很大的轉變。

農夫總給人「一輩子都在種田」的印象,但是仔細想想,真的是如此嗎?

一個農夫若從二十歲成年開始,一直更做到六十歲退休,其實不過就是四十個寒暑。 

面對同樣的一塊土地,每一年都要重頭開始,前一年無論是豐收或歉收,都無法用來預測接下來這一年的結果,所以嚴格說來,一個農人一輩子,擁有的也不過是四十次無法回頭的機會。

農業的規律週期,也象徵人一年一次自我改進的機會。

這樣說來,各行各業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輩子的四十個機會,我們已經用掉了幾個?又還剩幾個?

農夫一生的黃金歲月如果能種地四十年。
也就是說,農人一生有四十次機會可以越做越好。
就算不是農夫,無論是什麼行業,一個現代人的生涯大概也有四十個機會。

抱著這樣的精神,我們強調共學、動手、觀察、學習使用最適當(而不見得是最先進)的科技、必要時願意冒險、可以謙卑地擔任志工、也願意誠摯地引領比我們資淺的新進者,鼓勵現代人走入自然,透過自身的信念與行動,選擇親近土地的生活方式,並且用在大自然當中習得的智慧,來面對各式各樣的逆境。

我開始相信,農業不只是農業。

我也相信,每個人其實都是農夫,只是不見得耕種的都是土地,有可能是用四十個寒暑來耕耘某個專業,或是豐富自己的人生。

人生無論好壞,都該有四十個機會。
想通了這一點,對於如何享用人生的方法,終於有了深切的認識。

這輩子既然我當了農夫,當然要好好使用這四十個機會,認真耕種自己的人生,這不是宿命,而是一個我和自己生命的美好約定。



作家簡介

褚士瑩


國際NGO工作者。
擔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BIC(銀行信息中心)的緬甸聯絡人,協助訓練、整合緬甸國內外的公民組織,包括各級NGO組織,少數民族,武裝部隊,流亡團體等,有效監督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 Group)、亞洲開發銀行(ADB)及世界貨幣組織(IMF)在缺席二十多年後重回改革中的緬甸,所有的貸款及發展計畫都能符合財務正義、環境正義,以及其他評量標準,為未來其他各項金融投資進入緬甸投資鋪路。

回台灣的時候,他跟在地的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教育、社區營造、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等,希望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夠加入公民社會,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能夠一起做得更好。

沒有做這些嚴肅的事情時,他喜歡寫作,航海,划獨木舟,騎自行車,喝黑咖啡,吃芒果。

至於去埃及AUC大學唸新聞,泰國念語言,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念公共政策,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不用提了。

最近的中文出版品包括「1年計劃10年對話」、「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給自己十樣人生禮物」(大田),「忘了」、「在天涯的盡頭歸零」、「愛犬」(時報)等近五十本。

引自: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494&f_SUB_ID=6187&f_ART_ID=5385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